定期到期日当天可以支取,储户在存定期时,没有签订自动转存协议,则在到期时,定期存款会自动转为活期存款,储户可以随时提取,如果签订了自动转存协议,则也是可以提前支取的,只不过其收益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会让储户损失一笔利息收益。
比如,储户存入某银行的三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75%,存入50万,则其到期的利息=500000×2.75%×3=41250元,储户如果同样在这笔存款存满2年后提前支取,银行将按照0.3%的活期存款利率来计息,储户只能获得利息=500000×0.3%×2=3000元,与到期取出相比较,储户将损失三万多利息收益。
那么,储户在定期存款到期之后要不要取出来呢?需要储户结合以下因素考虑:
1、如果储户需要急用资金周转,则储户可以考虑在定期存款到期之后,把资金取出来,如果储户闲置资金比较多,不需要资金进行周转,则可以把定期存款这笔资金接着存,或者买其他理财产品。
2、如果储户存其他期限的定期存款,则可以在原来的定期存款到期之后取出,存其他期限的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款,一般来说,期限越长的定期存款,其利率越高,获取的收益越多,反之,如果储户不想存其他期限的定期存款,则可以选择不取。
3、银行的存款利率即便是在基准利率不变之下,也会有一定的浮动,如果存款利率有上浮,取出来重存可能更划算,即如果定期存款在到期时的利率,比自己存的时候出现上浮,那或许就是把存款取出来重存更划算。
4、不同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有所不同,如果有其他利息更高的银行,自然也是把钱取出来存更划算,一般来说,小型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要比大型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
5、如果投资者有更好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则可以选择把定期存款取出来,购买其他的理财产品,反之,则可以考虑不取出来,继续存定期。
银行为何不建议存五年定期
不建议存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原因如下:
1、流动性差
定期存款具有一定的期限,其中五年期限的定期存款,意味着持有五年之后,银行才返本付息,同时,储户如果提前支取,则会损失一部分利息,相对于活期存款来说,灵活性、流动性要差一些,不太适合短期闲置资金理财。
比如,储户在某银行购买5年期的定期存款50万,其利率为2.75%,如果储户持有到期,则可以获得的收益=500000×2.75%×5=67500元,如果储户中途急需要钱,存满3年取出,则将按照活期利率0.3%来计算收益,获得的收益=500000×0.3%×3=4500元,与持有到期相比较,储户损失六万四千多的利息收益。
2、收益不是很高
五年的定期存款相对于活期存款来说,其收益要高一些,但是与同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其收益性要低一些,对于追求高收益的用户来说,不如直接购买相同期限的理财产品。
3、利率倒挂风险
存款利率是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上自由定价的。如果贷款利率下降,一些银行将出现利率反转,长期存款利率将被提高,而短期存款利率将更高。
4、其他更好的投资选择
5年定期存款其灵活性较差,同时,储户有更好的投资,通过其他的投资来获取超额收益,比如,定投基金。
![24小时热点](http://www.djxww.com/static/images/t019577f7bed1786a9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