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在给婴幼儿喂食时,喜欢先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或在喂食前先尝一口试试温度,有些家长还会跟孩子用同一套餐具吃饭;亲朋好友聚餐吃火锅不用公筷……如果一人体内含有幽门螺旋杆菌,这一系列的行为或许可能导致其他人感染,严重者可能引发胃癌。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起起家庭聚集性病例反映出,疾病在国人的“筷来筷往”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传播风险。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彭铁立介绍,聚餐应用公筷,能够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从而避免幽门螺旋杆菌诱发胃病和胃癌。
一人感染“幽菌” 全家都可能会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寄生在人体消化道中的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螺旋或S形,因此被称为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很常见,它可以通过“粪-口、口-口、胃-口”三种途径传播,但多数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是体检时才查出,或发展成胃病就医才发现。
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可以滞留在牙菌斑中,然后通过唾液、呕吐物来进行“口-口”传播。而合餐制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则为胃癌等可通过口-口传播的疾病,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
家人、亲戚朋友坐在一桌吃饭时,大家的筷子、勺子会因为夹取同一道菜,而相互碰撞或接触食物,这样就可能使食物接触到某些人的唾液,再进入其他人体内。如果其中一个人体内含有细菌病毒,那么便给细菌病毒的传播带来了极好的机会,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因此,幽门螺旋杆菌有个明显传播特点,一家人中极少会出现只有一人感染,大部分都是“连锅端”的现象。
幽门螺旋杆菌分泌的尿素酶等物质可影响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是导致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及导致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幽门螺旋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但市民也无需谈“幽”色变。彭铁立表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不一定会患胃癌,只有1%左右的感染人群最终会发展成胃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首先会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其中七成人群是无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进而演变为萎缩性胃炎。在此基础上,少数人会出现肠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最终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市民应提高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认识,警惕发展成胃癌的风险。”彭铁立表示,虽然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仅为0.5%-1%,但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大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
感染者并非都要杀菌规范治疗可根除“幽菌”
日常生活中,身边胃疼、胃不舒服的人很多。数据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约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与经济情况、文化水平、居住条件、职业、水源等都有关。一般发展中国家感染率多于发达国家,农村多于城市,文化程度低人群多于文化程度高人群,以池塘水、井水为水源地区的人群多于自来水地区人群。
早在1994年,世界癌症组织就明确提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头号致癌因素,但其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外,胃癌的发生还包括遗传、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因此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之间虽有明确关系,但并没有必然性。
检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杀菌治疗。彭铁立指出,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或患有胃黏膜相关性的淋巴瘤,必须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
另外,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黏膜萎缩或糜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胃癌家族史等人群也推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如果本身没有任何症状,也不是胃癌高危人群,感染者可以暂时不进行根除治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特点,目前我国推荐铋剂四联疗法,即PPI+铋剂+二种抗生素,通常10-14天为一个疗程,该方案可大大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可达90%左右。
彭铁立指出,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很强,单一抗生素蜻蜓点水式的用药疗效甚微。患者若不按照医生要求完成疗程、不定时服药、擅自减少药量等,都会大大降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成功率,同时再次根除治疗的成功率也会大大下降。
怎样才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成功呢?彭铁立表示,中断所有用药至少四周后,复查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才算是真正根除成功。一旦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再度复发的概率极低,再感染率仅为0.5%。
“幽菌”从口入使用公筷防止交叉感染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的调查表明,在中国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约为55%,几乎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这与日常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共用餐具、不用公筷、经口喂食、亲吻等都可能传播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被称为“吃下去的细菌”,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现代家庭中往往是家里有一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其家属、孩子也会感染。比如说,结婚3年以上的夫妻,一方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则另一方有80%、孩子有60%也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彭铁立提醒,老一辈在给婴幼儿喂食时,喜欢先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或在喂食前先尝一口试试温度,有些家长还会跟孩子用同一套餐具吃饭。这些都是不良习惯,很可能将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传染给孩子。
幽门螺旋杆菌的“战斗力”很强。人体胃中的环境是强酸性的,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并且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层,保护胃黏膜不受破坏。但幽门螺旋杆菌是个“另类”,它的特殊运动结构使得它可以通过损伤的胃黏膜表面穿过黏液层到达胃黏膜,并分泌一系列的酶减少胃酸分泌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经过对周围环境的改造,幽门螺旋杆菌最终在胃中安逸地生存下来。
目前,很多单位已经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纳入体检项目。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侵入性检查,即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进行检测;另一类是非侵入性的无创检查,包括呼吸试验、粪便检测、血液抗体检测等。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无创检查中,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最常见,吹口气就能完成。这种检测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是最快速、有效的筛查方法。
分餐不分爱给胃设置“防护栏”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其生长会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可能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胃肠疾病症状。
因幽门螺旋杆菌会破坏胃黏膜,长期感染者常发生慢性胃炎、胃溃疡,从而出现打嗝、恶心、反酸、上腹痛等表现。幽门螺旋杆菌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菌群失调,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一系列的消化道疾病症状。
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彭铁立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公勺,形成分餐制。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吃熟食、避免口对口为孩子喂食,这些都有利于降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
实际上,倡导分餐制在我国早已有之。2003年“非典”期间,分餐制曾被很多餐厅采用,但消费者没能形成习惯,随着疫情过后,这种制度就销声匿迹了。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发布,明确提出不浪费和分餐制。2019年,社会各界再一次强调在集体用餐中采取分餐制。
中式饮食文化讲究团圆的热闹氛围,推崇多人合用菜肴的合餐制。有人可能在进餐时无意中使用了对方的餐具,也有人用自己的餐具帮对方夹菜,给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与之相对,分餐是把菜肴等量分配到各自的餐具中,供每一位就餐者独自享用,具有卫生、互不传染等优点。同时,使用公筷,也可以避免浪费。很多人在聚餐的时候,怕份量不够,所以就会点很多菜,但是最后又吃不完。可是菜被每个人夹来夹去的,打包的话总感觉怪怪的。所以这时如果是使用公筷公勺,因为菜肴没有被各种唾液所污染,就餐者可以放心打包未吃完的剩菜,从而避免了浪费。
■小贴士
赶走“幽菌”这样做
除了使用公筷分餐之外,日常生活中,建议通过以下方法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机会:
1.勤洗手,可以有效避免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手部进入口中;
2.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
3.严格刷牙,牙具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避免使用手喂送食物以及口口喂养幼儿;
5.进食定时定量,食用易消化、细软的食物,忌辛辣食物;
6.每餐过后及时清洗餐具,经常进行消毒处理。